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微量白蛋白200mg/L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引起原因进行判断。微量白蛋白偏高如果是生理性原因,通常不严重。但如果是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则相对较严重。
1、生理性原因
微量白蛋白通常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正常蛋白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是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滤的,尿液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白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小于30mg/L,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小于20mg/L每分钟。微量白蛋白偏高可能和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受寒受热以及进食高蛋白食物等因素有关,如果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通常在适当休息,清淡饮食,注意保暖后逐渐恢复正常,通常不严重。
2、糖尿病肾病
可能是由于遗传、肾小球滤过率较高、蛋白质摄入过多、血糖浓度过高等因素所致。由于身体长期处于高糖的状态,肾血管会发生玻璃样变,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导致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还会出现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格列齐特、格列苯脲等药物,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维持血糖的稳定。
3、急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是机体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免疫反应,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会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发生异常,白蛋白的漏出增加,使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增高。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头孢地尼等药物控制感染。存在明显的水肿时,还需应用呋塞米、甘露醇等药物减轻水肿,促进水钠排出。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引起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另外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