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氨曲南和头孢在化学结构、抗菌谱、过敏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场景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有所不同。
1.化学结构:氨曲南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独特,仅含有一个β-内酰胺环。头孢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一大类,具有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骈合而成的基本结构。
2.抗菌谱:氨曲南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对革兰阳氏性菌和厌氧菌作用较弱。而头孢与别的抗菌谱有所不同。第一代头孢主要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强;第二代头孢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稍弱于第一代,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有所增强;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谱更广且抗菌活性更强,对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
3.过敏反应发生率:氨曲南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头孢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有一定比例可能对头孢菌素也过敏,尤其是对青霉素严重过敏者。
4.临床应用场景:氨曲南常用于治疗敏感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等,尤其适用于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而头孢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根据不同代别头孢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感染类型进行治疗。
5.稳定性:氨曲南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但可被金属β-内酰胺酶水解。头孢不同于别的头孢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不同,一般来说,随着代别的增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