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脏多发实性占位提示肝脏内形成了肿瘤性的病灶,可能是肝脏良性增生性结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腺瘤、原发性肝癌等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后治疗。
1.肝脏良性增生性结节
肝脏良性增生性结节是由于肝炎、肝损伤等肝脏疾病发展而成,导致局部肝细胞反应性增生。初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适。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发现,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症状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
2.肝囊肿
在影像学检查中,如B超、CT或MRI,肝囊肿通常表现为肝脏内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或低密度影。当肝囊肿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时,就可能表现为肝脏多发实性占位。
3.肝血管瘤
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雌激素刺激以及肝脏血流瘀滞等因素有关。多数无明显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患者可能会产生上腹部隐痛、腹胀等。通过肝脏检查以后,会提示肝脏多发实性占位。
4.肝腺瘤
这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可能是跟长期服用避孕药、激素药物等原因有关。检查时,也可能提示会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
5.原发性肝癌
这是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现时可能已经是疾病晚期,可能出现转移,预后效果较差,检查以后就可能会发现肝脏多发实性占位。
由于肝脏多发实性占位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病变,因此定期复查至关重要。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变的变化情况。并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