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消化内科
大便憋久了腹部疼痛多考虑是肠道痉挛引起的,也可能是便秘、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梗阻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肠道痉挛
当大便长时间未排出时,会加重肠道的负担,会引起肠道痉挛收缩从而出现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便秘。
2、便秘
如果长期憋便,可能会造成便秘,会出现大便干结、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变等情况,用力排便时,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番薯等。
3、急性胃肠炎
如果大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会出现腹痛、血便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避免吃过期、霉变食物。
4、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主要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梗阻
肠梗阻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容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导致肠道梗阻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患者可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禁食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