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精神心理科
人格解体障碍症状一般有记忆分离、分离性身份的改变、心境障碍等,人格解体障碍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以不断地或不断地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不愉快的经历为特点。
1、记忆分离
人格解体障碍可能与遗传、谷氨酸功能亢进、机体保护机制等因素有关。患者会有一段时期的记忆分离,而不是遗忘,而在身份转换过程中,患者会想起其他身份的记忆碎片,并被打断。患者要加强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疾病缓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还可进行一些辅助方法,如放松法、呼吸控制法和意念法。
2、分离性身份的改变
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也可出现不同人格间彼此独立,无联系,呈交替出现症状的发生。通常该病症状短暂,一般可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如森田疗法、催眠疗法等。但症状持续或频繁发生者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药物治疗,如地西泮、氯米帕明等。
3、心境障碍
大多数分离性身份障碍同时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也可能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烦躁不安等。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尽可能让自己处于安全、舒适的环境,或能够放松的人际关系中。
另外,强迫症状、妄想等也是人格解体障碍症状,若存在人格解体障碍相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诊治,勿自行判断,避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