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大便是指排便,老人卧床四十天不排便,主要是由于老人长期卧床、缺乏活动、饮水少、膳食纤维摄入少等原因造成的,可通过腹部按揉、饮食调整、服用药物等方式改善。
1、腹部按揉
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的老人由于血液循环差,比较容易出现褥疮、血液循环障碍、排便困难等。因老人卧床无法自己动,可以让家人帮老人活动四肢,以及腹部按揉,这样可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加快排便。也可使用热水袋辅助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排便。
2、饮食调整
如果老年患者摄入的膳食纤维过少,此时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慢,便容易引起便秘,出现无排便现象或排便困难的现象。建议及时调整饮食,适量进食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芹菜、燕麦、香蕉、银耳等,以及适量喝水、喝汤来补充肠道内的水分,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期间注意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油腻食物。
3、服用药物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减退,如牙齿脱落,腺体萎缩退化,容易导致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胃肠蠕动能力减弱后,此时便容易导致排便困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开塞露塞进肛门治疗,可以刺激排便,配合服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来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另外可配合服用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杆菌等药物来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肠道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