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大便频繁夹杂不消化食物很可能是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综合评估。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饮食不当时,可能会导致消化酶不足,食物无法被消化液充分消化吸收,使消化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大便有不消化食物的现象,反复出现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感等症状。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米曲菌胰酶片等药物辅助消化,进行治疗。患者饮食之后,可以对腹部进行按摩,或者饭后散步等都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其可使胃肠蠕动过快,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导致大便未消化的情况,通常还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等抗感染治疗。伴有腹泻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蒙脱石散与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胃肠黏膜。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胃肠道运动及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出现排出没有消化完的食物的现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抑酸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促消化药物等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会伴有嗳气、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存在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解痉药止痛、蒙脱石散止泻、乳果糖通便等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原因,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