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头晕咳血可能是高血压、肺结核、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是遗传、饮食习惯、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症状较为复杂,因人而异,早期高血压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压重症,出现头痛、呕血、神志改变、抽搐等。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调整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对于降低、稳定血压有一定的作用。建议患者控制钠盐摄入,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动物油脂,适量摄入蛋白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于激动,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见的药物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
2、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还可能与工作环境、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初期患有结核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特别是结核性炎症会导致患者的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会导致患者出现咯血的现象,还可能会出现血痰。另外,结核分枝杆菌可穿过体内的血脑屏障,进入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结核性脑炎或者脑膜炎,因而患者可能可以出现头晕,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有咯血症状,少量咯血可予以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氨甲苯酸、氨基己酸等药物止血,大咯血可予以垂体后叶素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予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法止血。患者症状较重者,可以遵医嘱予以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进行治疗。经过内科治疗无效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3、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突然出现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然的头晕、肢体活动障碍、言语智力障碍等,还可造成应激性溃疡的出现,引起消化道出血,进而出现吐血、头晕的症状同时发生。发作后首先应当使患者保持平卧,并使得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发生血液呛咳,引起呼吸困难的发生,安置好后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患者急性发作时,可及时尽早通过药物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等。如有必要,可通过动脉取栓术进行治疗,解除血管堵塞,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脑梗死情况。病情稳定后,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改善症状。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肺炎、支气管炎等原因,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具体方案由专业医生制定,不可自行服药治疗,以免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