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2023-01-12 09:21:44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母乳性腹泻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通过改善饮食、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因为当前症状多考虑与饮食不当有关,也不排除是急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导致的。

1、饮食不当

母乳性腹泻主要是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儿出现腹泻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考虑与产妇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如果食用过多含脂肪或生冷、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对婴儿的胃肠道功能造成刺激,此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婴儿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到寒凉的刺激。

2、急性肠炎

婴儿出生以后胃肠道功能发育并不完善,如果此时不注意母乳喂养的卫生,肠道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以后,就可能会出现急性肠炎,从而诱发哺乳以后出现腹泻的症状。此时可以注意婴儿饮食的卫生,母乳前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同时婴儿伴随腹痛的症状时,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但需要注意避免烫伤,这样能够有效缓解婴儿腹痛的症状,对于改善腹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乳糖不耐受

如果母乳中缺乏乳糖酶,婴儿食用母乳后,乳糖酶不能被消化成半乳糖或葡萄糖,可能会导致肠道内的渗透压增高,也会伴随腹泻、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在此期间产妇要减少乳糖摄入,可以先暂停母乳,使用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奶粉进行喂养。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与过敏、哺乳前列腺水平异常等原因有关。如果婴儿腹泻的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法无法改善,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