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共济失调是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能否治好需要根据共济失调类型来判断。分为小脑性、感觉性、前庭性,以及额叶性几种共济失调类型。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能与小脑的血管病、肿瘤、遗传变性病相关。主要表现为醉酒步态、走路不稳、言语不清,以及有小脑性语言等症状。由于病变是属于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所以无法完全治好。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左旋多巴、氯苯胺丁酸、金刚烷胺、胞磷胆碱钠、辅酶A、肌苷和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必要时可行视丘毁损术治疗,对于所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通过康复治疗的手段针对性的训练改善,比如运动治疗、作业训练等。
2、感觉性共济失调
感觉性共济失调即脊髓性共济失调,为脊髓后根后索病损造成深感觉障碍所引起。主要的疾病为糖尿病假性脊髓痨、神经梅毒,以及维生素B12缺乏性神经变性病。主要表现为闭目难立,即睁眼时候站立还行,闭上眼之后站立不稳,有踩棉花感等症状。感觉性共济失调一般是很难完全治愈的,患者需要积极的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用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还可通过针灸,局部按摩理疗等方法来进行缓解病情。
3、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性共济失调主要见于前庭神经的病变,其主要特点是眩晕,包括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及脑干病变等。前庭性共济失调一般较好治疗,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前庭神经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异丙嗪片等,也可服用血管扩张剂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另外如果患者症状较重,需要通过前庭神经切断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额叶性共济失调
额叶性共济失调与额叶及联系纤维的病变相关,共济失调症状相对轻,主要见于血管病、脱髓鞘病和肿瘤。可遵医嘱采取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比如维生素B、胞磷胆碱、卵磷脂等治疗,同时可配合针灸按摩治疗,以及加强对患侧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也可以使用干细胞疗法治疗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甚至会自愈。
患者在平时尽量注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不要抽烟、喝酒。还应规律作息,定期到医院复诊。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