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皮肤病与性病科
脚趾头有灼热感摸着却不烫,可能是过度摩擦、冻伤、甲沟炎、末梢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过度摩擦
穿过紧的鞋子或走路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过度摩擦,使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出现疼痛、灼热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一般不用治疗。平时要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子,同时应避免长时间走路。
2、冻伤
天冷穿鞋子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冻伤皮肤,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肿胀、刺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皮肤灼热的表现。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维生素E乳、冻疮膏等药物治疗。平时可以用温热的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甲沟炎
过度修剪脚趾甲可能会损伤皮肤,容易受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在炎症刺激下,可能会出现局部发热、渗液、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4、末梢神经炎
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局部受到病原体感染以后,可能会对末梢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伴随局部感觉障碍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等。同时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髓核突出压迫到局部的神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麻木、活动受限、灼烧感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牵引、针灸等方式进行缓解。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半椎体切除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如果患者持续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