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一般是指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吐血,多考虑是大量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也不排除是胃穿孔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对应分析。
1、大量饮酒
酒精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出现大面积的糜烂和浅溃疡。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急性胃肠炎等疾病,饮酒之后更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从而出现吐血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尽量避免吸烟喝酒,吐血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去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
2、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患者大量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加速胃肠道的蠕动,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也可以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大量渗出或糜烂,以及黏膜出现炎症,出现溃疡出血等病变,严重时可以造成大出血,导致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饮食清淡,多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3、胃穿孔
急性胃肠炎患者,如果存在胃溃疡,在恶心呕吐时,胃内压增加,胃壁痉挛收缩,因此会对胃壁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坏,甚至还会出现胃穿孔。穿孔后,一部分血液会伴随着食物呕吐出来,从而出现吐血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快进食,注意细嚼慢咽,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至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胃溃疡、贲门撕裂等原因导致的,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