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中医内科
中医的虚实是有虚证、实证,虚证和实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
在中医上虚证是由于气血阴阳减少引起的人体脏腑功能低下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有气短无力、声低懒言、失眠多梦、唇舌色淡等,临床上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实证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虚,正邪交争引起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点,多因风寒暑湿燥火、疫疠、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食积,多见于新起、暴病,或病情急剧,或体质壮实者。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需要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建议患者具体虚证和实证的诊断应就诊于专业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