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燥热可分为内燥、外燥,具体表现症状各不一样。如内燥是因阴血亏损不能濡养脏腑而产生的燥热症状;外燥分为温燥、凉燥,温燥表现为身热不甚、干咳无痰等症状;凉燥表现为头微痛、恶寒、无汗等症状。
1、内燥
内燥是因阴血亏损不能濡养脏腑而产生的燥热症状,可以表现为口干、咽干、鼻干、两目干涩、皮肤干燥、嘴唇干燥、大便干结、干咳少痰、五心烦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症状。内燥使人体津液、血液、阴精受损,内燥病证主要表现为津液枯燥,如津枯肠燥、胃阴不足、肺燥津伤等。
2、外燥
外燥分为温燥、凉燥,温燥表现为身热不甚、干咳无痰、痰少而黏、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浮数等症状;凉燥表现为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少、鼻塞、苔白脉弦等症状。
建议患者若不适,请及时就诊,切不可自行盲目服药,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