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拉肚子是指腹泻。发热腹泻便血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症、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以及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肠道菌群失调症
由于肠道菌群变化异常引起失衡状态,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动力异常、化学制剂等因素有关,一般会出现发热、便血、恶心、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吃点含益生元的食物,比如核桃、扁豆、玉米等。
2、急性胃肠炎
患者长期吃辛辣、生冷的食物时,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便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蒙脱石散、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进行止泻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细菌性痢疾
如果患者吃了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人体,从而引起细菌性痢疾。在致病菌的刺激下,患者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盐酸环丙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发热、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食物中毒
患者食物中毒导致的体内细菌超标,毒素过量导致肠道细菌由肠内转移到血液当中,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还可能伴随腹泻。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通过淡盐水催吐,将胃里的有毒食物吐出来,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洗胃的方式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如雪糕、冰镇西瓜等。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以补充水分和离子成分,预防脱水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