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1、消化性的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等原因导致的黏膜损伤,待溃疡侵犯胃黏膜血管就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这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患者一般会出现呕血和黑便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不洁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注意休息,症状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由于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果吃了较硬的食物,很容易就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出现大量呕血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软烂清淡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纳多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一般是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的,由于溃疡腐蚀胃小体动脉从而导致出血,而且出血量较大。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抽烟喝酒,如果药物存在腐蚀作用,建议及时至医院就医,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消化道肿瘤、急性胃扩张也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至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