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有所不同,交感神经紊乱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主要出现神经功能、内分泌、心血管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1、交感神经紊乱
如果交感神经功能兴奋,副交感神经功能抑制,则会导致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激素增多,如果超过人体自我代偿能力,可能出现情绪激动、出汗、心慌、头晕等症状。如果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可能出现抑郁,可表现为情绪低落、寡言少语等症状。交感神经紊乱患者需去除紧张、焦虑等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和作息。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阿普唑仑、曲唑酮等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2、副交感神经紊乱
如果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头晕、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情绪不好、体能下降等。如果内分泌功能紊乱会出现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导致出汗、情绪波动较大、暴躁易怒、抑郁等症状。如果是心功能紊乱会出现心率下降、胸闷、血压下降等。如果胃肠功能紊乱会出现胃肠道活动增加,消化腺的分泌增多,引起大、小便的排出增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交感神经紊乱的患者需治疗调节情绪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加休息、适当运动。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劳拉西泮、曲唑酮、丁螺环酮等,还可以用维生素B1、谷维素等来调节植物神经。如果是帕金森等病所致的副交感神经紊乱,还可以配合使用盐酸普拉克索等治疗原发病的药物。
如果确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紊乱,要引起重视,注意情绪的调节,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