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大面积脑梗死最佳能恢复到什么状态是不确定的,但患者往往预后较差,大多会遗留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
大面积脑梗死的恢复与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治疗的时机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年龄大,梗死部位影响重要神经功能,发现及治疗较晚,则患者的预后差。这类患者多会发生脑水肿,可能出现脑疝、昏迷等,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存活的患者往往会遗留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想要在短期内恢复原来的生活能力也是极其困难的。治疗方面发病后3~6小时要进行溶栓治疗,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溶栓药,常用的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需要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时可以使用甘油果糖和呋塞米。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若距离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部分病人可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动脉取栓治疗。发病4.5~6小时,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直接动脉取栓治疗。如果脑梗死的面积较大,出现了严重的意识障碍危及生命时,需要由外科医生评估是否能进行外科手术,以便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行程,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当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若治疗出院后可以到相应的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肢体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