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右叶包膜下低密度灶是什么意思

2022-12-05 14:35:47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右叶包膜下低密度灶是指在CT的检查下呈现异常的形态,提示患者肝脏有占位性病变,但不能判定其病变的性质,有可能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恶性肿瘤等疾病。

1、肝囊肿

肝囊肿通常是肝部出现囊状包块,常是由于胆道发育异常,阻塞管腔内容物而滞留引起的,即肝部出现异常增生。很多人在健康体检的时候都会被发现,但是患者没有临床表现,若肝囊肿较小、无症状时,一般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对于有症状的肝囊肿,主要是依靠手术来治疗,如肝囊肿开窗术、经皮穿刺减压术等。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多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肝血管瘤生长。血管瘤生长缓慢,多无症状,通常经腹部影像学检查而发现。目前肝血管瘤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有症状者可遵医嘱考虑手术治疗,如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等可改善不适的症状。

3、肝恶性肿瘤

肝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及继发性肝癌,常见的原因是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后导致的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癌,症状主要是肝区疼痛、黄疸、胃肠道反应、腹水等。治疗方面对于早期肝脏恶性肿瘤要积极的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可以进行药物化疗或者是放射治疗。对于中晚期肝脏恶性肿瘤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若是肿瘤细胞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移,通过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放、化疗的效果一般会比较差,只能采用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

另外,局灶性脂肪肝也会提示肝右叶包膜下低密度灶。CT检查时,患者还需要结合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再结合肝脏的增强CT,才能够进一步明确低密度灶是什么性质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