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胆道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肝内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等。不同的结石,症状和体征也不一样。
1、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包括胆汁淤积、胆汁代谢紊乱、胆道感染、高胆固醇饮食等。胆囊结石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绞痛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体征有腹痛,一般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等不适。针对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果出现胆囊结石后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定期观察随访。如果产生胆囊结石后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腹部疼痛、发热、黄疸等各种症状,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等手术来治疗。
2、肝内结石
肝内结石发病原因有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胆汁滞留等。 肝内结石患者主要有上腹部隐痛、肝区隐痛、胀痛、发热、寒战等症状。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后,胆管内压升高,感染循胆管逆行扩散,细菌及毒素经毛细胆管入肝窦至肝静脉,再进入体循环而引起全身性感染。约2/3的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体温高者可达39~40摄氏度。如果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可以继续予以观察,平常患者注意少吃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果患者有肝内胆汁淤积、胆管梗阻的情况,需要遵医嘱积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考虑切除左肝外叶后,经左肝管行肝内胆管结石的取出手术。
3、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是由于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或者胆道的狭窄导致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部绞痛、寒战高烧、湿热、黄疸等症状。黄疸时常有尿色变深,粪便变浅,有的可出现皮肤瘙痒的表现,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痉、利胆、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和补充维生素等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在出现胆道结石的情况后,应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