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湿热和火热一般指湿热证和火热证。湿热证和火热证的区别主要包括定义不同、症状不同、用药不同等不同情况。
1、定义不同
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火热证是外感火热之邪,或体内阳热过盛,以致气血运行亢奋。
2、症状不同
湿热证患者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头身困重、多在午后明显、身热不扬、汗少而黏、汗出而热不退、口黏、口苦、口干、皮肤出现湿疮、湿疹、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火热证患者会表现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干燥发红、眼屎增多、口舌生疮等,另外容易发生鼻出血,还会出现皮肤痤疮、牙龈出血、五心烦热、耳鸣耳聋、口唇干裂、便秘等症状。
3、用药不同
治疗湿热证常用清热燥湿的药物,一般有六一散、平胃散、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丹、八正散等药物。火热证的治疗通常选择清热泻火的药物,如牛黄清心丸、银翘散、知柏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清胃散等。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私自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增加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要清淡,禁食各种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加重上火,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进行调理;如果症状重,需到医院就诊,由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后选用相应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