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耳膜穿孔一般指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是否可以使用滴耳液,需根据病因进行判断。常见鼓膜穿孔的原因包括外伤、中耳炎、外耳道真菌病等。
1、外伤
如果是外伤导致鼓膜穿孔,一般不可以使用滴耳液。如果此时使用滴耳液,很容易把耳道内的细菌直接带到鼓膜表面,再次导致鼓膜感染。一旦感染以后,鼓膜就很难自行愈合。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不要让耳道进水。洗澡时,可戴浴帽、耳套,避免耳内进水。
2、中耳炎
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耳鸣、耳痛、鼓膜穿孔等症状。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可使用滴耳液,可根据医生指示通过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等滴耳液控制感染。但如果症状较重,还需进行鼓室成型手术来修补鼓膜进行治疗。
3、外耳道真菌病
可能与外耳道进水、采耳耵聍交叉感染、局部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主要会出现外耳道不适、胀痛、瘙痒、外耳道阻塞感、听觉障碍等症状,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能会引起耳膜穿孔、面瘫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滴耳液控制感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外耳道皮肤有皮损,则应该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皮损处的刺激,影响皮肤破损黏膜的恢复。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中耳的良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