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彩超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超声常用的术语,是指在彩超检查中发现胆囊壁有突起的强回声组织,类似于息肉。
胆囊息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胆囊大小、形态、功能正常,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从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向黏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结节,一般都比较小。
一般来说,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定期复查超声即可。如果发现胆囊息肉逐步变大,特别是直径大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可通过腹腔镜,将胆囊切除后,进行活检,来确认胆囊息肉样变的性质,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下一步治疗方案。若为胆囊息肉,则定期复查即可,若考虑胆囊癌,则还应行进一步根治手术。
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饮食当中胆固醇过量摄入,严格戒烟、戒酒。要规律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