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拉肚子在医学称腹泻,患者胆囊切除后腹泻多数与术后综合征、进食不当等生理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会因胃肠炎等疾病因素造成。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选择药物治疗。
1、术后综合征
胆囊具有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胆汁进入肠道后可以促进脂肪吸收。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排泄、浓缩规律发生改变,会引起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功能不良、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肠道菌群混乱出现腹泻,属于正常术后不良反应。多数患者经过饮食的调节,慢慢的能够恢复正常。若长期腹泻,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补充适量的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的菌群。
2、进食不当
患者胆囊切除完后,胆汁消化功能质量有所下降,部分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扩张不明显,不能够替代原来胆囊的功能,导致胆汁持续释放,且释放的胆汁浓度较稀,不能够较好的消化脂肪。若患者过多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过多的脂肪组织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引起患者腹泻。若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饮食调理、按摩等进行缓解可明显好转。若患者腹泻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治疗。
3、胃肠炎
若患者自身患有胃肠炎在进行胆囊切除过程中药物及机械刺激胃肠道炎症也会导致术后出现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通过日常休息、饮食调节等,进行缓解自愈。若患者腹泻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药物进行缓解治疗。
此外,若患者自身患有肠道痉挛及炎症性肠道疾病也会导致胆囊切除后出现腹泻,若患者胆囊切除后出现严重腹泻,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