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黑肠病又称为结肠黑变病。出现结肠黑变病后,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判断治疗方式,常见于经常使用泻药、便秘时间过长、慢性肠炎等。
1、经常使用泻药
如果病人经常使用泻药,上述药物中的成分可能会对结肠黏膜细胞产生刺激,易造成结肠黏膜细胞损伤,可能会有结肠部位黑色素沉着过多,引起结肠黑变病。需要停止使用泻药,降低对病变部位的影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复方谷氨酰胺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若出现肠道菌群紊乱,也可以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改善症状。
2、便秘时间过长
可能与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经常保持坐姿、不喜欢运动等因素有关,影响肠道蠕动速度,诱发便秘。便秘发作后可能会有肠道内粪便排除困难,对结肠黏膜细胞产生刺激,引起结肠黑变病。可以按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药物改善以上症状造成的影响。如果出现胃动力下降,也可以使用莫沙必利片改善症状。
3、慢性肠炎
可能是经常受到细菌感染、频繁喝凉水等因素影响,对病人肠道黏膜细胞组织产生伤害,影响结肠部位黑色素分布,诱发结肠黑变病。患有上述病情后,建议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如果上述病情已造成结肠病变部位细胞组织有癌化现象,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患处治疗疾病。
引起结肠黑变病,也有可能与克罗恩病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上述发作疾病采取适当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