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非感染性发热可能是由药物热、无菌性组织坏死、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1、药物热
药物热是指在应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发热反应,一般与药物过敏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进行治疗。
2、无菌性组织坏死
无菌性组织坏死后发热,包括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骨折、大面积烧伤、机械物理性损伤、白血病及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组织坏死等。
3、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如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颅骨骨折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等。
4、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病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并介导免疫反应,使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进而诱发该病。临床表现有皮疹、乏力、低热等。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止痛退热,并联合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5、类风湿关节炎
与寒冷潮湿的环境、慢性感染等原因相关,当致病因子侵袭关节滑膜组织时,就会出现持续或间断的发热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吲哚美辛胶囊、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消炎,或联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改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