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通常情况下,胃疼出血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息肉、消化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原因导致的。
1.饮食不当:如果平时不注意个人饮食健康,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可能会使胃肠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疼痛、出血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喝温热的水缓解病情,也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改善症状。
2.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上腹隐痛的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还可以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
3.胃息肉:胃息肉可能是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类的药物刺激胃部导致黏膜过度增生引起的。胃息肉较大时,在临床通常会出现胃部疼痛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激光切除术或高频电凝切除法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消化道溃疡:通常是长期大量饮酒或者食用了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等因素有关,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反酸嗳气、食欲下降、疼痛、胃出血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5.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若患有肝硬化并出现了脾功能亢进的情况,则会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从而诱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情况发生,此时就会使血液从肠道内排出而形成大便发黑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