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中医内科
肝胆湿热、脾胃虚寒属于两种不同病症,应分别用药治疗,肝胆湿热可以服用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丸等;脾胃虚寒可以服用的中成药有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等。注意上述药物均需遵医嘱服用。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为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其主要作用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要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和尿赤、湿热带下等症状。注意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同时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药。
2、茵陈五苓丸
茵陈五苓丸主要由茵陈、茯苓、猪苓以及白术、泽泻、肉桂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肝胆湿热所引起的黄疸、腹胀,小便不利等症状。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由干姜、附子、白术、甘草以及党参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健脾、暖胃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脘腹冷痛、四肢不温、便溏等症状。
4、小建中颗粒
小建中颗粒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是由大枣、甘草以及白芍、桂枝等中药组成。本品可用于改善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注意孕妇需避免服用,以免引起早产或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