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下段约1.0粘膜充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2-10-29 11:29:16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食管下段约1.0处粘膜充血很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食管蠕动障碍、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需根据病因进行分析治疗。

1、生理性因素

食管下段约1.0处粘膜充血可能是因受凉后剧烈呕吐,导致腹压升高,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导致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减弱。常表现为食道充血,甚至出现糜烂、溃疡现象。患者要注意保暖,戒烟酒后即可缓解症状,不需特别治疗。

2、食管蠕动障碍

食管蠕动障碍是由于肠胃反流等引起,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食管下段约1.0处粘膜充血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者助消化的药物进行对症处理,比如常用的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治疗期间还要适当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餐后立即平卧。

3、反流性食管炎

由于食管抗反流功能下降以及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因素影响,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引起该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对局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缓解不适现象。

4、慢性胃炎

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嗳气、泛酸为主要表现,也可能会伴有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保护胃黏膜类药物来促进恢复。

5、胃溃疡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由胃溃疡等引起的,还可能会伴随嗳气、食欲不振的症状。若确诊为胃溃疡,则可配合医生口服硫糖铝混悬液、胶体果胶铋胶囊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多餐,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如有异常现象,请尽快到医院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