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α-L-岩藻糖苷酶偏低,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急性胰腺炎、卵巢肿瘤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遗传因素
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组织器官、体液中的α-L-岩藻糖苷酶活力降低,出现α-L-岩藻糖苷酶偏低的情况。会因为不及时干预导致低聚糖、糖肽等积聚在组织内,可能进展为岩藻糖苷贮积症,可表现为智力和运动发育迟缓、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频发癫痫、体态畸形等情况。岩藻糖苷贮积症通常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矫正骨骼畸形,或进行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减缓病情发展。
2、急性胰腺炎
α-L-岩藻糖苷酶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低于正常值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复杂多变,程度轻重不等,患者常伴有胆结石等基础疾病,在暴饮暴食后诱发。腹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左腰背部,有些患者可合并恶心呕吐症状,且呕吐后腹痛不缓解。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服用哌替啶止痛,抗生素比如西咪替丁片、阿莫西林颗粒等,也可对症治疗,还可配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如加贝酯、乌司他丁等,来抑制蛋白酶,改善症状。
3、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活性降低较为明显,一般多数患者该指标水平低于妇科其他肿瘤,可作为卵巢肿瘤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卵巢肿瘤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表面比较光滑,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迅速,无完整的包膜,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来大体判断,也可做腹腔镜检查。对于较小的囊肿,如无痛经症状可不治疗,定期复诊、观察即可。恶性肿瘤建议手术治疗,根据临床手术分级、病理学分期,采用不同术式及术后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妊娠结束、胰腺囊性纤维病变等原因也可以引起α-L-岩藻糖苷酶偏低。患者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要少吃高盐的食物,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