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引起的黄疸,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2-10-29 11:29:16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感染引起的黄疸多是病毒、细菌引起的,比较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1、病毒性肝炎

通常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得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的症状。患者遵医嘱可服用替比夫定片、恩替卡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可服用保肝药物治疗,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生活中应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慢性胆囊炎

通常是胆囊结石、胆囊缺血等因素引起的。导致胆汁淤积在胆囊内,出现黄疸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可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促进胆汁排出。如果是胆囊结石导致的可直接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溶血性贫血引发的黄疸症状。感染引起的黄疸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明确病原菌的类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