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中医说的虚一般是指人体阴阳、气血等正气亏虚,造成元气亏虚的情况,主要可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这几个类型。
1、阳虚
阳虚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久病不愈引起的身体虚弱,或者是频繁的进行同房生活等原因,造成肾阳消耗过度引起。可能会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阳虚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汤或保元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艾灸肾俞、命门等进行调理。
2、阴虚
引起阴虚的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者经常吃辛辣的食物等,导致阴液不足。其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气虚
若长期吃寒凉的食物或身体过度劳累,都可能造成气虚的情况。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或四君子汤等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
4、血虚
血虚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足引起的,还有可能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从而出现血耗损量过多,引发血虚。其症状主要有四肢乏力、眩晕、面色苍白等。可在医生的辨证下服用当归补血颗粒或驴胶补血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大枣、银耳等补气血的食物,并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