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什么意思,能治好吗

2022-10-25 09:45:09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脑组织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引起的,是一种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总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缺血灶的大小、部位、缺血时间长短等因素判断。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脑动脉阻塞,脑血管狭窄等,导致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疾病发作早期,如果病情不严重,缺血时间比较短,并且缺血灶比较小,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缺血时间较长,缺血灶较大,病情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治好,可能会遗留下肢体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果是因为脑动脉阻塞引起的,可以遵医嘱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缓解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休息,遗留后遗症的患者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