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

2022-08-29 10:27:09
付志强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诱发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因通常有肝硬化、右心功能衰竭。

1、肝硬化

肝硬化通常是指在肝细胞大面积坏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而形成结节,假小叶等病变,继而导致肝脏的正常结构及血供被破坏,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的情况,还会出现乏力、腹泻等症状。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可遵医嘱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如果患者为终末期,还需采取肝移植手术治疗。

2、右心功能衰竭

一般是指各种饮食所致的右心室充盈以及射血障碍,不能够及时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心排血量时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会表现为夜尿增多、恶心或者是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利尿剂进行治疗,例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还可选择多巴胺或者是多巴酚丁胺等,但需遵医嘱使用,还可选择心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