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病因分型

2022-08-29 10:27:09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原发性、继发性、突发性、PCI相关和GABG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病症,临床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心脏疼痛,常伴随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主要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原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出现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第二种是继发性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缺氧所导致,常见于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患者。第三种是突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猝死所导致,临床可见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或有心肌缺血的症状。第四种是PCI相关急性‌心肌梗死,PCI指的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上又细分为4a、4b、4c三种,一般是由于进行PCI后,冠状动脉再次出现狭窄、血栓所引起。第五种是GABG相关急性心肌梗死,GABG是指冠脉搭桥术,一般是在术后突发心肌梗死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不同的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做一些柔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剧烈运动会使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的症状出现。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