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用水冲洗肠道会对肠道造成一定危害,可能会导致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
1、肠道感染
清水是低渗性的,而肠液是等渗的,如果用水清洗肠道,会导致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如果不进行特别的消毒,水内物质可能含有寄生虫、细菌等,进而会导致肠道感染的情况。感染后患者如果出现腹泻,可以使用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等药物进行治疗,通过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腹泻。如果患者伴随严重的呕吐,还需要通过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的治疗手段,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加重患者不适;若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需要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用药治疗时,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2、肠道菌群失调
用水冲洗会影响肠道的稳态,导致肠道菌群出现失调,进而会引发肠道的一系列反应,如腹泻以及腹痛等。对于腹泻症状,可采取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止泻,必要时,也可选择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例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药物的使用建议患者咨询医生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