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有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
1、病毒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是由于多种病毒引起,比较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病毒入侵人体可导致病毒血症,然后在心肌细胞中复制并产生毒素导致心肌细胞代谢紊乱、营养障碍、心肌细胞坏死、细胞间质炎症等,另外,由于病毒所产生的毒素导致心肌病变,也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
2、遗传因素
例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遗传史对该疾病有一定影响,基因水平的差异,能够决定机体的易感程度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父母一方存在病毒性心肌炎,子女患有的几率比较大。同样的患者受到同样的病毒感染,表现的症状也会不同,部分患者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只显示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消化道感染,与遗传特性有一定关系。
3、免疫功能低下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出现多种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较为多见。对心肌有直接影响,与体内免疫反应相互作用使心肌受损,心脏微血管破坏,从而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干扰素、维生素C、甲泼尼松龙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者是窦房结功能受损,也可以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