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冲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心内科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于衡量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一种酶类,主要用于检测心肌细胞的是否出现病变,主要包括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以及谷草转氨酶五种,心肌酶谱五项中各项指标升高的比例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肌酸激酶酶同工酶的升高,常见于心肌的损伤,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以及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乳酸脱氢酶的升高,可以见于心肌的损伤,有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等,肌酸肌酶的升高,可见于肌营养不良、脑血管损伤、皮肌炎等,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常提示肝功能的损伤,如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γ-羟丁酸脱氢酶的增高,可能会出现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
心肌酶谱检查时可以正常进食,但在检查时需要抽血,因此晕血、晕针的患者尽量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检查前避免剧烈大量饮酒,以免影响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