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通常情况下,转氨酶偏高吃维生素C没有用。因为转氨酶偏高大多是由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而维生素C仅具有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改善叶酸吸收以及减少皮肤黑色素沉着等作用,并不能通过治疗上述疾病而降低转氨酶。若患者是以治疗转氨酶偏高服用维生素C,一般无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待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一般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可伴有转氨酶偏高的表现。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以及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2、肝硬化
肝硬化可导致肝细胞受损,转氨酶此时会进入人体血液中,进而引起转氨酶偏高的表现。肝硬化早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可造成心肌细胞坏死,不仅会引起心肌酶升高,还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偏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或者是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缓解症状,若症状未减轻或者是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