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能倒立吗

2022-08-29 10:27:09
黄阳亮

黄阳亮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不能倒立,因为在倒立时,需要腰腹部肌肉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时脊椎会受到压力,使间盘软骨更加突出,还有可能加重纤维环损伤的程度,所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不能倒立。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因为损伤的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导致神经压迫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疼、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治疗上对于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可以在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配合物理治疗,如电疗、磁疗、理疗、牵引等。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已经存在多节段突出,以及伴随椎间孔狭窄、钙化等症状,则需要进行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

所以建议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就需要完善腰椎CT扫描、X线、磁共振等检查,判断骨性结构的力线以及是否有其它骨性结构异常。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然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相关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倒退走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倒退走,可以起到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缓解疼痛等作用,但是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效果。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还需要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的部位出现了退行性的改变,与长时间过度劳累有密切关系。在发病以后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以及四肢麻痹的症状,比较严重时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倒退走就是连续向后退着走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强腰背肌肉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辅助矫正腰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如变直或后突。在倒退走时,腰部肌肉会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地改善,有助于加快腰部器官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一般每次进行30分钟即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除了进行倒退走,还可以进行反复搓腰、爬行训练、飞燕式锻炼、挺腹运动等。同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钴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腰痛宁胶囊等药物缓解腰痛的症状。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还需通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或者切开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等手术改善症状。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及时去往医院的骨科就诊,进行X线检查、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患者平时需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以及频繁弯腰和重体力活动。

林涨源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甲

倒走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有用吗
倒走对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倒走时人体的重心向后移动,能减轻腰椎前凸,从而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同时,倒走能增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提升腰椎的稳定性,这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是有益的。倒走还能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带走局部的炎性物质,减轻腰部的疼痛不适。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倒走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是一种相对温和且容易实施的锻炼方法,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和场地,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另一方面,通过坚持倒走,患者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对于整体健康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倒走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单纯依靠倒走来完全治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在进行倒走时,也应注意安全,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倒走姿势和方法,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如果在倒走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的建议。倒走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但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于峥嵘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