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通常情况下,没有心肌缺血的人都活不久的说法。心肌缺血的人群生存时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年龄、基础疾病等。若存在心肌缺血时,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年龄
随着机体的年龄增长,心脏血管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尤其是心脏局部。若血供较差,且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的情况,可能对寿命产生一定影响。
2、基础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同时没有引起重视,未定期进行监测和规范用药,也可能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生命周期也有所缩减。
3、其他因素
如果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没有及时进行溶栓或支架介入治疗,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心肌坏死,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严重时还会引起心力衰竭、休克等,进而影响患者生命。另外,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肌长期缺血,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
建议若发现心肌缺血,需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