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疼痛

2022-07-25 18:07:52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针灸后疼痛,一般是操作不当、感染以及正常现象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操作不当

如果操作时医生手法过重,或没有掌握好力度,就可能会导致皮肤出血,造成疼痛的感觉。此类情况,建议患者避免接触水,避免导致皮肤感染等,通常症状会在一天内自行消退,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也会在三天内缓解。

2、感染

如果针刺后疼痛发生在1到2天或数小时后,同时伴有发红、肿胀、发热等症状,一般属于感染。此时建议患者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清洁,同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莫匹罗星等。

3、正常现象

针灸具有促进气血循环,所以针灸后可能会出现酸、麻、肿、痛等感觉,这是因为针刺后血液循环相对较快,但尚未达到畅通水平,此类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此时建议患者避免立即进食、剧烈运动等,尽量延长休息时间,以免诱发或者加重不良反应。

针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过度劳累、饮酒、受风、过度饥饿等患者,不建议进行针灸。针灸就诊时,尽量穿宽松衣服,以便操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