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宝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普外科
伤口周围疼痛,可能是因为物理性因素、感染或神经损伤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
1、物理性因素
若患者平时经常压迫、摩擦或者碰触到伤口,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从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另外咳嗽、剧烈活动等也容易震动或牵拉到伤口周围皮肤而引起疼痛症状。出现这一情况时,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避免伤口部位刺激即可,避免抓挠伤口,可缓解疼痛症状并预防瘢痕的产生。患者还可以使用淡盐水或者酒精来进行局部的清洁消毒,可以起到抗炎、镇痛、杀菌的功效。
2、感染
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周围出现疼痛,可能是因为伤口出现感染所致,通常皮下还可伴有积液、积脓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重新开放伤口进行局部坏死组织的清除,加强伤口的换药处理。一般可以采用碘仿纱条填塞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等,可缓解局部症状。患者平时要注意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碰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
3、神经损伤
因为伤口可能会造成局部表皮的神经损伤,所以伤口周围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对于轻微疼痛,建议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等方法缓解,也可以通过热敷缓解疼痛。若患者疼痛症状难以忍受,可以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塞来昔布等,同时可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