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针灸科
肚脐眼上方的穴位比较多,有水分穴、下脘穴、中脘穴等穴位。一般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刺、艾灸、按摩等治疗,从而调节身体阴阳平衡以及调节脏腑功能等来达到治疗疾病以及保健的作用。
1、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具有调理脾胃功能、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临床上一般水分穴可用于治疗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腹胀、腹痛、泄泻以及呕吐、反胃等症状,另外对腰背强急、水肿也有很好的疗效。
2、下脘穴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主要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通经下乳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腹痛、腹胀、呃逆等脾胃疾患,一般可以与中脘穴、上脘穴、天枢穴等穴位配伍使用。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脐中上4寸,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具有消食导滞,镇惊安神,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还可以与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