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长期大便前腹痛、便后缓解,可能是由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所引起。根据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1、肠结核
肠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所致的肠道慢性特异性传染病。肠结核常见症状是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等。有时吃东西会导致腹痛和腹泻,但在大便后会缓解。肠结核主要是内科治疗,可根据医生指示口服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肠结核药物治疗无法痊愈,可使用手术进行治疗,比如肠段切除术、肠段切除吻合术等。
2、胃肠功能紊乱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疾病等。胃肠功能紊乱可见于饮食不规律、药物刺激、工作压力过大等情况。临床上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大便前腹痛、便后缓解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