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2022-07-12 16:27:08
蒋卫民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感染科

疫苗接种异常情况,包括一般性反应和异常反应两大类,可根据不同反应,进行相应治疗。

1、一般性反应

一般性反应都是在疫苗接种以后,发生的短暂性的、一过性的比较轻微的机体反应,如注射疫苗以后出现的发热、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失眠等,这些症状多可以自行好转。对于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发红,基本不会伴有全身症状,也不用特殊处理,一周以内会自行缓解。但需要注意针眼周围的局部清洁,预防感染,严重的病人可以给予冷敷处理。对于注射后出现皮疹的病人,对症持续观察即可,皮疹较重的患者可以结合其自身情况与过敏史等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等药物予以治疗。

2、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能够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影响的相关反应,相对比较少见,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有关。若接种后出现面瘫、臂丛神经炎,通常需要到医院进行评估,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面瘫、臂丛神经炎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甲钴胺等。对于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的病人,需要紧急抢救治疗,需尽快送往医院后在急诊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抢救,对于喉头水肿导致严重缺氧者可行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