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走路不稳

2022-07-07 14:33:28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儿科

走路不稳,一般是指步态不稳。一岁半宝宝出现步态不稳,一般考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此外,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脑瘫引起的大脑发育迟缓、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也会导致一岁半的宝宝步态不稳。建议家长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就诊。

1. 正常生理现象

一岁半的宝宝由于四肢肌肉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又处于学步阶段,出现步态不稳是正常的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 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

一岁半的宝宝很容易缺钙或者维生素D,从而引起小儿佝偻病,下肢骨骼发育异常,肌无力,出现步态不稳的现象,建议家长带宝宝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补充钙和维生素D。

3. 脑瘫引起的大脑发育迟缓

大脑发育迟缓一般见于脑瘫的宝宝,通常伴有双下肢肌力低下,步态不稳。一般建议进行康复锻炼,情况严重者可在医生评估下进行手术治疗。

4.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股骨头在髋臼与关节囊内的正常关系发生了改变,导致髋关节不能发育正常。髋关节发育异常常常伴有髋关节的脱位,做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可明确诊断,随着病程的延长,晚期有可能会累及其他大关节,如膝关节和脊柱。建议及早治疗,治疗越早,治疗的难度会越低,治疗方法也会越简单,目前临床一般主张手术治疗髋关节发育异常,使用Salter骨盆截骨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新生儿手术可使用pavlik吊带进行外固定,一般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