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血清型有哪几类

2022-07-07 14:33:29
蒋卫民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感染科

口蹄疫病毒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和Asia1(亚洲1型)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力,感染了一种类型口蹄疫的患者仍可因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发病。

临床上来讲,当患者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后可能会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热、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潮红,手指尖、手掌、脚趾出现水疱,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一般情况下患者能在数天后痊愈,愈后良好,但有时会有少数患者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再度引起牲畜间口蹄疫流行,进而再次传染给人。

患病动物和携带病毒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既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又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染(如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畜产品、污染的空气、饲料等),将病毒传给易感动物或人。

口蹄疫病毒对人传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等,另外尿、奶、精液和唾液等途径也可进行传播。

对于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应进行范围性的扑杀,对于感染口蹄疫病毒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一般根据其病情进展予以支持性治疗即可,如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用0.1%过锰酸钾溶液漱口等,绝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