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消化内科
吃饭后出现呕吐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病症。建议患者去医院完善胃镜、腹部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黏膜的炎症,如进食了不洁或刺激性很强的食物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头痛症状。呕吐、腹痛明显者,可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止泻,消旋山莨菪碱来缓解疼痛。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盐。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肠梗阻
肠梗阻的患者如梗阻部位比较高,食物摄入后不能经过梗阻部位会在胃部滞留,会对胃壁造成刺激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腹胀会进行性加重,并且可伴有阵发性疼痛。肠梗阻的病因复杂,肠内异物、肠套叠、肠扭转、蛔虫梗阻、异物或粪块堵塞、神经抑制、毒素刺激、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均可引发肠梗阻。在急性发作时,肠梗阻患者要禁食。出现严重的腹胀、恶心、呕吐,可进行胃肠减压。肠梗阻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解除梗阻,如肠切除及肠吻合术、肠造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