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出血的原因

2022-05-31 19:21:24

孔德波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泌尿外科

尿道出血一般由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病因针对性治疗。

1、尿路结石

由于结石在泌尿系统中,均会处于移动状态,从而会造成泌尿系统黏膜出现损伤,进而则会导致出现尿道出血的情况,同时还可伴有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的症状,如消旋山莨菪碱、间苯三酚等,也可遵医嘱配合使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等抗炎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尿路梗阻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放置输尿管支架、超声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取石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一般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急、发热、尿频等症状,尿路感染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高、组织脆性大,因此容易导致膀胱黏膜内的小血管出现破裂的情况,进而引起尿道出血的症状。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采取多饮水,增加排尿量,有利于促进炎性物质的排泄,缓解尿道不适等症状。患者还可遵医嘱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控制感染,同时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抑制细菌生长,可缓解血尿的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